来源:新京报
草地贪夜蛾是外来物种入侵的标志生物,在无法找到其天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其飞行线路,采用科技手段进行人工干预,包括化学农药杀灭、生物农药杀灭和技术诱杀。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1月以来,草地贪夜蛾从东南亚迁飞入侵我国,并迅速蔓延到18个省份,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6月3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局做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有关工作。3日,山东省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专家小组成立,将指导全省开展科学监测和防控,切实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草地贪夜蛾是外来物种入侵标志生物
到底什么是草地贪夜蛾?为什么让我们如临大敌?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的农业重大害虫,破坏性极强。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虫子年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虫“黑名单”,也是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
一只草地贪夜蛾幼虫能破坏一棵植株,而一只蛾可产粒卵。而且,草地贪夜蛾具有适生范围广、迁飞距离远、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失重等特点。
该虫外号“行*虫”,一个晚上随气流可迁飞至千米,最远可迁飞1千米;能在11℃至30℃气温环境下生存和繁殖;可取食植物80多种,主要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
可以说,草地贪夜蛾是外来物种入侵的标志性事件和标志生物,也是破坏作用极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如何防范,向来是科学难题。
世界各国的生态、农业、动植物专业人员,都在潜心研究如何应对外来物种入侵。各个国家也处处严防死守,尤其是加大海关的查验和查处,以及对公众出入境工作和旅游进行科学传播等。
但是,通过迁飞的生物入侵还是很难控制,比如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的特点决定了它们能迅速成为没有天敌的强势生物。由于草地贪夜蛾的三大超级特性——超级能吃、能生、能飞,决定了它们可以“睥睨群雄”,迅速称霸一方,成为缺乏天敌或没有天敌的有害物种。
草地贪夜蛾是自然入侵的一种典型。所谓自然入侵,就是非人为原因引起,通过飞行、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包括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外来物种的生态危害。外来物种的自然入侵,显然比引进的生物入侵更难防治。
这也提出了如何预防外来物种入侵和如何找到天敌来制约外来物种的课题。
目前化学农药是主要防治手段
草地贪夜蛾是通过飞行来入侵的,因此很难建立模型来预测。但还是可以根据其生活习性、迁飞特点和路线等来预测和预防。
根据专家预测,今年的草地贪夜蛾将通过东、西两条路径进入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或将在6月份进入到*淮玉米主产区,在7月份到达东北春玉米主产区。
目前看,在无法找到天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其飞行线路,采用科技手段进行人工干预,包括化学农药杀灭、生物农药杀灭和技术诱杀。
由于草地贪夜蛾是外来物种,在中国尚无登记农药可用。但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已经评估了21种常用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筛选了一批对草地贪夜蛾高效、低*的化学农药用于应急防治。
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及啶虫脒对草地贪夜蛾均有非常强的杀虫活性。此外,可以在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进行生物杀灭。
当然,用技术手段进行诱杀也是一种方法,如利用灯光诱杀或性诱的方式,诱杀成虫,减少产卵、降低灾害;还可以在发生虫害面积较轻的田地,采取人工摘除的办法降低田间虫口密度。这也是辅助手段。
眼下,草地贪夜蛾造成的危害已经非常严重,在非洲有12个玉米种植国,草地贪夜蛾造成玉米年减产万到万吨,经济损失高达24.8亿到61.9亿美元。草地贪夜蛾还已扩散蔓延至中国18个省(自治区)、个县(市、区),导致万亩粮食作物受害。
若接下来草地贪夜蛾造成的危害继续扩大,就不只是需要采用化学和生物杀虫方法,还需投入更多的研究,寻找可以对其制约的天敌。这或许是既能有效杀灭草地贪夜蛾,又能减少化学杀虫剂对环境和生态损害的更有效方式。(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