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作为纯阳的青草药
在岭南地区,春节就已经开始吃艾草了,带着一股浓浓的青草香味,心里面的第一反应就是春天的味道。
然后,在清明前后,吃艾叶或者艾叶做成的各种食品会到过一个小高峰,尤其是农历三月初三。
农历三月三,生轩辕。
上巳节是纪念*帝的节日,也叫春浴日,女儿节,也是最古老的情人节,后演变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上巳节其实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它和花朝节一样,正在逐渐被人们淡忘,大部分地方已经不过这个节了,实际上,上巳节的起源非常早,文化底蕴浓厚。
最初的活动主要是洗澡,史书上记载在周朝时,三月上巳日就要进行一种名为祓楔的宗教活动。祓是指祓除病气,禊是指清洁身体,因此祓禊指的就是药浴,古人会拿艾叶煮水泡浴,通过清洗身体,达到除灾祛病、祈求福祉的目的。
与时同时,在这一天,古人会吃上用艾叶做成各种食品:艾糍粑,艾饼,艾叶煮成的汤,从而达到扶正驱邪,提升身体的正气。
但是,慢慢到了端午时节,这个时候的艾叶又老又苦了,没办法吃,但是它的纯阳之性到达最巅峰。
虽然是这样,也不能阻挡人们收采老艾叶,挖艾根的热情,虽然做食材入口又老又苦,但是可以用来泡澡,对于产妇这个是最棒的东西,产妇用老艾叶煮水洗澡,洗完不会得月子病。
艾叶:植物界的“纯阳之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
具有温经脉、逐寒湿、理气血的功效。
《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
艾叶温补,它的阳气可以通十二经脉,入到脏腑,以恢复五脏六腑的机能,也走中下焦:脾胃,肝胆,肾和膀胱,子宫和生殖,又可以升温上来。
不禁小伙伴会反问:本来就内热的人,用了之后岂不是会上火了。虽然艾叶可以温阳,但是不会瘀滞,它的纯阳之性通走我们全身的十二经脉,不会导致上火。
对于寒湿症的女性,小腹冷痛,宫寒痛经,月事瘀血,寒凝血瘀,怕冷等,都可以长时间内服艾叶,或取穴以灸疗来温补阳气,驱寒化湿。
《本草经集注》:“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艾灸:就是把艾叶做成艾绒去做艾灸,可以治诸多疾病,外敷又可止住因为一般外伤的小出血。鲜艾叶汁,又能杀蛔虫。
外洗:治湿疹、疥癣、皮肤瘙痒、*水疮等,可单味外用或与*柏、花椒、防风等煎水熏洗,亦可配枯矾研末外敷。
《日华子》:“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外洗:治妇女带下病,配苍术、白术、当归内服或苦参、蛇床子、白芷等外洗以燥湿止痒。
《药性论》:“长服止冷痢。”
这个是对于那些,经常爱吃冰冻生冷奶茶或者水果,导致脾胃虚寒容易腹胀,拉肚子的女性,长时间内服艾叶可以暖胃,升脾阳,止冷痢。
而且效果来得快,肚子很快就不痛了,止住了泻,就像脾胃里面生了一团小火苗,阳气加持,小腹暖暖的。
阳气足则固,腹泻也止住了,月经也干干净净的。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三个艾叶的药膳食疗:
艾叶止痛粥:
1、功效:此粥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效果,对于虚寒性体质所引发的痛经有益。
2、原材料:艾叶30克,糙米克,红糖适量。
3、做法:艾叶略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成浓汁后。去渣取汁备用。在艾叶汤中放入洗净的糙米,煮成稠粥后,再加入红糖。调味即成。
4、用法:每天1次,佐餐食用。
艾春汤:
春就是蛋,“艾春汤”就是艾叶蛋汤,是客家最地道常见的艾汤。
做法:艾叶不切碎,水+姜片烧开,加入煎蛋/蛋液/瘦肉片/艾叶,大火滚10-30秒。
艾叶煎蛋:
鸡蛋2个;艾叶20枝左右,只要嫩叶;姜盐少许。
艾叶切碎后打入鸡蛋3只,加点盐搅匀,煎蛋。
上面三种吃法都是能日常祛寒湿、调理月经的。
还有艾糍粑
如果大家周末有时间还可以做艾糍粑
艾糍粑,爱糍粑,妈妈的味道
做法:
1、艾叶洗净焯水剁碎加入糯米粉,白糖揉成面团;
2、香芋蒸熟捣烂加糖炒馅;
3、取艾叶面团一小团包入香芋馅;
4,将艾糍放入锅中隔水蒸熟即可。
(清明应季食品:清明果)馅甜咸根据个人口味而定,也喜欢花生芝麻白糖馅,红豆,莲蓉等。
好了,今天给大家分享这么多,有收获没,记得行动起来哈!也麻烦动动你的小手,点赞,转发,把爱分享出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