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简称第六师)地处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起中蒙边境的北塔山,西临玛纳斯河,南倚天山,北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辖区总面积km2,有县级市1个、农牧团场14个,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低温,光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气温变化剧烈。分为南部山区、北部沙漠和中部平原,中部平原区年均气温6℃~7℃,最高气温40℃~42℃,最低气温-38℃~-43℃,年均降水量mm,年蒸发量0mm,无霜期d,日照~3h/y,适宜栽培作物有小麦、玉米、向日葵、棉花、酱用番茄、籽用葫芦等农作物和葡萄等园艺作物。
1.1实施农药减量的背景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度依赖化学防治,过量使用农药带来的生产成本增加、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问题,甚至造成人畜中毒、环境污染、病虫产生抗性等危害,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引起高度重视,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年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到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目标的技术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农药减量使用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农药零增长隐含的政策指向是更加科学有效的使用农药,减少不合理的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为了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达到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兵团第六师实施了农作物农药减量控害工程,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和科学使用农药,放在植保工作重要位置,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集成技术为抓手,多措并举,量质并重,在有力控制病虫危害的同时,实现农药减量使用的既定目标。
1.2实施农药减量的意义农药减量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达到“减量、控害、增效”的目的,是为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安全型”农业产业提供有力保障,也是达到减少农药用量,控制有害生物危害和农药残留,保障人畜、农作物及其产品、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农业污染治理中农药使用控制水平达到生态建设要求。1.3实施农药减量的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现代农业安全稳步发展和职工持续增收为目标,构建新型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体系。
1.4兵团第六师农药使用现状
兵团第六师-年统计局统计公报数据(表1),农药使用量与农作物布局及病虫草鼠害发生程度关系密切,从种植业布局的实际情况看,农作物播种面积从khm2增长到.9khm2,农药使用量从t增长到t(商品量),平均施用量5kg/.7m2。
以年农药成本调查为例(表2),农药总成本在.4万元,棉花是第六师农药成本最高的作物,达到.8万元,占农药总成本的62.3%;年农药使用量t(商品量)(表1),其中杀虫剂用量占农药总量的36.1%,除草剂占26.2%,杀菌剂占17.5%,因此,减少棉花农药使用量,特别是减少杀虫剂使用量是兵团第六师农药减量的主要抓手。
2兵团第六师棉花虫害农药减量的措施第六师棉花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工盲目选择农药、违规使用高中毒农药、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虫害、施药器械落后以及靶标生物抗性增强等,针对这些问题,第六师主要推广了以下措施。
2.1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减少农药使用次数第六师有1个标准化病虫观测场及5个兵团级病虫害监测中心测报站,13个农业团场设有测报点,均配备有虫情测报灯。每年从4月份开始至8月下旬在病虫监测的关键期,13个测报站点向六师植保站提供病虫草各类调查数据,第六师植保站预测出准确的农作物病虫危害高峰期,预报短期准确率在90%以上,中期准确率在70%以上,覆盖第六师85%以上的面积。2.2建立示范区以点带面年开始在第六师一○五团农二连8号井自动化滴灌区建立“棉花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66.7hm2,至年在全师棉田推广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年示范区农药使用量比对照区减少g/.7m2,减少41.8%;-年第六师在共青团农场、新湖农场、团、芳草湖农场建立“棉花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hm2,采取减量控害技术,共节本增效74.88万元。2.3推广绿色防控与专业化防治综合治理措施在棉花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全面开展“控、替、精、统”工作。优先规模化选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环境兼容、生态友好的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集成示范绿色防控技术。在示范区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防治的结合,应用杨枝把+杀虫灯+糖浆瓶+食诱剂+性诱剂诱杀夜蛾类成虫,绿色防控产品应用达到85%,应用生态带种植、秋耕冬灌、%铲埂除蛹等技术,降低棉铃虫、红蜘蛛、蚜虫等害虫的初始种群基数,重点在防治关键期根据防治指标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进行药剂防控,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从而达到少用农药的目的。示范区内%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开展专业化服务,通过大宗农资统一采供,降低成本,确保质量,规范管理,提高防治效率、效果,示范区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80%以上,病虫害危害损失降到4.5%以下。各团场在示范区积极举办田间学校,组织现场观摩和专题培训等活动,促进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融合技术的宣传推广,稳步提高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及使用量。
2.3.1棉铃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秋季%秋耕冬灌,降低棉铃虫越冬基数和越冬存活率;结合春季整地%进行铲埂除蛹工作,有效降低虫口基数;通过优化作物布局,棉田附近种植番茄、小麦、玉米等作物,改变单一棉花种植模式;在棉田四周、管道处种植玉米诱集带,有效地降低了棉田棉铃虫的落卵量;合理水肥运筹、科学化调,塑造理想株型,以提高棉花自身抗病、抗虫能力;做到统一灌水时间、统一施肥、统一化调。采用棉铃虫诱控技术,利用棉铃虫趋光、趋化性,在棉铃虫成虫产卵前进行诱杀,在棉田四周摆放杀虫灯降低落卵量,减轻棉铃虫危害程度;在成虫发蛾盛期利用成虫对糖醋液的趋性进行诱杀;摆放杨枝把、性诱剂、喷施食诱剂进行诱杀。化学防治做到严格、准确、适量,采用生物农药苦参碱,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及高效、低毒、无抗性、无残留农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药剂防治棉铃虫。2.3.2棉叶螨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采取秋耕冬灌,对发生的叶螨中心株采用先插标记后人工防治的方法,对棉叶螨中心株,重点进行人工点片防治。采用专性杀螨剂封锁地边,加强玉米诱集带及杂草带螨源的调查和处理工作,采用高效、低毒的专性杀螨剂如矿物油、螺螨酯、阿维菌素、乙螨唑、四螨嗪、哒螨灵、炔螨特等进行统防统治。2.3.3棉蚜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加强田间管理,科学运筹水肥,合理控制生长进度。消灭越冬蚜源,在冬季进行室内花卉灭蚜3次,采用生物、化学防治技术,对棉蚜中心株进行人工点片防治,大面积防治选用苦参碱、矿物油、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蚜酮等专性药剂。2.4精准施药,提高药效2.4.1改进药械为实现减少,使用量的目标必须依靠先进的植保药械。目前全师存在使用一种机型,灌装各种药剂防治全部作物病虫草害的情况,这些机械工艺落后、不耐腐蚀、寿命短,存在严重的“跑、冒、滴、漏”现象,95%以上的药械使用的还是空心圆锥雾喷头,农药的有效利用率达不到30%,流失率却达到70%以上,农药分布率不均匀高达46.6%,不仅经济损失重大,也严重污染了环境,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针对喷雾中存在的问题,第六师农机推广站于年开始利用农机补贴项目对全师多台药械进行了技术改造升级,改造后各团场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统一使用吊杆式喷雾机,喷药压力2.5MPa、喷头扇形角度80°~°,针对不同时期防治不同害虫,用水量控制在40kg/.7m2,比起水洗式的喷药减少了37.5%的药液量。2.4.2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协调的药剂防治技术。在害虫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第六师植保站在《病虫情报》发布防治时间和各种病虫害的防治药剂名单里,推广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病毒(NPV)或蛇床子素复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棉铃虫;推广使用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防治棉叶螨;在化学防控方面,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水乳剂、水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农药,逐步淘汰粉剂、乳油制剂农药;推广使用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量少的农药,如推荐70%啶虫脒替代20%啶虫脒,10%阿维菌素替代1.8%阿维菌素等防治方法;为提高药效,推荐使用农药加矿物油、橙皮精油、有机硅等助剂。
3几点思考
3.1加大科学用药培训力度通过4年的推广示范,第六师棉田农药减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年开始实施了兵团农牧团场改革,改革前农业新技术、措施的推广落实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完成,而改革后新型的农业合作社组织发展还不完善,新型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也没有兴起,个体农资经营者素质低,为追求利益而销售农药,而基层职工缺少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盲目听从来自各种渠道的技术服务,不当用药、过量用药现象仍很严重,因此,需要加大对职工和农药经营者科学用药的培训力度。3.2加强农药监管力度目前,第六师范围内农药经销商近家,销售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误导职工多用药、乱用药现象时有发生,而监管部门人员少,对假冒伪劣农药及使用者乱用药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净化规范农资市场,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全面实行农药销售可追溯制度,建立进货查验、实名购药、经销等台账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高毒有机磷类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杜绝乱用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王燕萍、蒋兴星、彭意才(第六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来源:新疆农业科技年第4期,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