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补泻”和“阴阳”的不同认识来源于三种不同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1.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中药的“补泻”理论,除《素问三部九候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这一“虚实补泻”理论外,尚有“五脏苦欲补泻”理论。该理论源于《素问藏气法时论》。论中指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阐发了五脏的苦欲补泻,其中最有成就及影响的当推张元素。他将《素问》五脏苦欲补泻的理论与具体药物联系在一起,列举了苦欲补泻药例。如其《医学启源》中说:“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继张氏隅举药例后,其弟子李东垣又从脏腑四时生理特性的角度,对脏腑苦欲补泻进行补充阐发,认为:“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并在《东垣试效方》中作“药象图说”,图示:“肾沉藏”,以“苦寒补”,列举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大黄、苦参、防己、葶苈。其后王好古《汤液本草》之“五脏苦欲补泻药味”,李时珍《本草纲目》之“五脏五味补泻”均收录了张元素所举药例,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该理论的影响。
明代张景岳《类经》、缪希雍《本草经疏》、李中梓《医宗必读》及清代景日昣《嵩厓尊生书》等,对五脏苦欲的缘由作了许多解释和补充。如张景岳说:“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缪希雍说:“苦欲者,犹言好恶也。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即补也,苦者……即泻也。补泻系乎苦欲。”这就说明了“苦欲补泻”之补泻,与“虚实补泻”之补泻,是来源于不同理论的概念。其所谓“补”,是指顺其脏腑之性而言,即药物功效顺应当时脏腑生理状况和符合当时脏腑病理需要时,视之为补,否则即为泻。这就能解释黄柏、苦参等现代看来并无“补阴”功效的药物,何以不少医家言其有“补阴”之功,也能理解东垣将黄连、黄芩、大黄等药列为“苦寒补肾”的含义,而站在不同“补泻”立场的争议也可自然冰释。
2.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
在中医学中,“阴阳”的概念虽是明确不无疑的,但阴阳所指则是变动不居的。诚如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说:“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措无定在。或言寒热,或言气血……”。当以阴阳代指“阴精”与“阳气”时,则阴阳二者密不可分。这就是古代哲学中的“元气”说或“精气(有时亦单称“精”)”说。如《论衡》:“元气未分,浑沌为一”,“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圣济经》对此表述为:“觉此而冥焉者,合阴阳为一德,知此而辨焉者,分阴阳于两仪。”张景岳说:“盖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此所谓元阴、元阳,亦曰真精、真气也。”徐灵胎在《杂病原阴阳》中说:“道产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为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其在人,即元阴元阳,即先天之元神元气也。”张景岳更明确指出:“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当依据这一理论来认识药物“补阴”功效时,则所谓补“阴”,实指补阴阳浑沌为一之“精”,即肾中“元阴”。这既是“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治则的立论依据,也可据此理解何以“温”性药也可补“阴”如熟地、制首乌之类,从而消除了以“阳(温)药补阴”在理论上枘凿不合的问题。至于将枸杞、菟丝子之类阴阳双补之药,列为补阴或补阳药,更不难理解了。而其他药如鹿茸、海狗肾之类既补阳又益精之药也可作如是观。
3.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
在中医理论中,当以阴阳分指寒热时,则是以寒热作为阴阳的病理表象。即阴阳消长失去平衡时,人体就表现出寒热的症状。这就是《内经》所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因此在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十分重视对“阴阳”的辨证。如张景岳说:“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景岳全书传忠录》)。在治疗上,对“阴虚内热”之证,则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不能以温性之药助阳损阴,而应据“证有阴阳,……药有阴阳”(《景岳全书阴阳篇》)合理用药。这就要求对阴阳寒热的辨证不可差谬。为此张景岳在《类经》中将这一理论总结为:“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根据这一理论认识药物“补阴”功效时,认定的是药物对“阴虚则热”证候的治疗作用。因此,其补阴实为“滋阴清热”,药物性味自然应是甘寒或咸寒为主。这可以说是中药教材“补阴”药为何实为“清补”药的理论所本。虽然“清补”并不能等同“补阴”,但因约定俗成,已被广泛接受。
鉴于“补阴”这一术语在实际应用中所指含义不一,因此有必要进行规范,以利于对不同药物实际“补阴”功效的正确理解,也便于教材编写时避免理论上不相容的问题。根据“补阴”功效认定的不同理论来源,建议将源于“苦欲补泻”理论的“补阴”功效,称为“坚阴”;源于“精气阴阳”论的“补阴”功效称为“补精”;源于“寒热阴阳”论的“补阴”功效,虽其实际为“清补”,但因其使用已久,影响深广,仍沿称“补阴”而不必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