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红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为大众所熟悉,他们都归属于补益类中药,人参大补元气、红参补气温阳、西洋参补气养阴、党参平补之品、太子参补气作用稍弱。而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参”是苦参,其功效却大有不同。
首先普及一下,人参多是长在阴处,而沙参、丹参、苦参、玄参、紫参都是长在阳处。阴处和阳处的植物,是有区分的,从叶子区分,叶子如果大的、比较薄的,往往是阴处长的,叶子比较小的、硬的、厚的,往往是阳处长的。苦参在整个参当中,叶子最小,阳性最足,所以,苦参是一种阳性的药。
苦参的命名在《本草崇原》中有论述:“苦以味名,参以功名,有补益上中下之功,故名曰参。”《神农本草经》载其“补中”。从传统中药理论看,苦参味至苦,徐灵胎认为其与黄连功用相近,《本草备要》中言“苦燥湿,寒胜热。湿热去则血气平和,而五脏自安。”所谓补,实质上是“以清为补”,与上述参类的“补”可不一样。
苦参,入药部位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多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或半阴半阳坡地草丛中及溪沟边,野生苦参分布于全国各地。“苦参”这味清热燥湿药,以“苦”入名,直指其味,以“参”为名,特指其形状和植物入药部位。其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及湿毒疮疡等病症。
苦参,偏于走水道,与它的生长状态有关,苦参都长在山脚下,田埂上面,它的根特别深,特别长,往往长到下面有水的地方。所以它逐水的功效与根长得特别深有关,再一个它的根同其他植物根不一样。一般像这种灌木状的,亚灌木的草本,根往往木质化,它可不木质化,并且它的根还是三生构造,除了正常生长外,它里面还很快的再发生木质部,所以这种根增长很快,还有它的根不是主根。
《本草纲目》:“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于饮食亦然。
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本草,生熟不同,生的,是保持生活气机的状态,而加热烤熟的话,就没了。新鲜的更好,但新鲜的不能成药材,没办法给所有的医生利用。《雷公炮炙论》,凡使苦参,先需用糯米浓泔汁浸一宿,上有腥秽气并在水面上浮,并须重重淘过,即蒸,从巳至申出,晒干细锉用之。
关于苦参就介绍到这了,你认识了吗?这是苦参,山上有很多,药用价值珍贵,请您识别好,若长在你家山坡,别错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