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土豆种植,选地催芽是生长的前提,如何科 [复制链接]

1#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土豆是工业淀粉的主要原料来源,亦是我国的重要主食之一,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丰富。大棚土豆上市时间早,经济效益显著,受到广大农户的喜爱。

现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将有关土地选择、种薯选择、切块、催芽、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大棚土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土地选择

根据土豆的生长习性,选择地表平整、耕层深厚、结构疏松、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易排灌的微酸性沙质土壤地块种植土豆,有利于土豆薯块膨大,提高商品性。不宜选择黏性土壤地块种植土豆。

二、种薯选择

无公害土豆的产量与种薯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在选种过程中,要确保种薯完整、无病虫害、色泽鲜艳、芽眼粗壮鲜活。种植前1个月晾晒种薯,其间每3~5d翻动1次。

播种前,将种薯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每个小块保留1~2个芽眼。切种前,切刀要用1%高锰酸钾或75%乙醇消*,也可用沸水消*。

薯块的切口处用5%甲醛浸泡30min,或用0.5%硫酸铜浸泡2h以上,之后捞出种薯,闷捂6h以上,不能超过8h,闷捂结束后播种。

三、切块

种薯催芽前,先晾晒1~2d,剔除病薯、烂薯和畸形薯后,用多菌灵进行杀菌处理,每kg种薯用多菌灵药剂50g拌种,防止病菌感染造成烂种。

准备两把刀交替使用,然后将刀浸入0.5%的高锰酸钾或用3%的杀菌剂实时消*。切断病薯种子时,换用消*刀,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切口不要太小,一般应在35~40g之间,有1~2个完整的芽眼。把顶芽分好,充分发挥顶芽的优势。

四、催芽

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进行处理,摊开晾晒1~2d后,置于事先挖好的催芽床上,厚度不超过4层,覆盖3~4cm厚松散湿润沙土。

覆土后盖上塑料薄膜,四周压实,搭建好棚膜,密闭保湿、增温,温度保持在18℃左右、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为适应机械化播种,当薯芽萌动、芽长不超过0.5cm时,即可播种。

五、整地施肥

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能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土豆产量的提高。

土豆为喜钾忌氯作物,整地前施用优质农家肥、45%硫酸钾复合肥,深耕细作,耕深不少于25cm。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地表平整。

六、播种

土豆喜欢生长在温暖气候中,忌炎热,适期播种有利于土豆高产。因此,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间,淮海平原应该在2月底至3月初播种。

播种前3~5d,要按照种植规模确定播种行距,并且用线绳顺垄标记,起垄时要确保线条笔直。起垄时,施用磷酸二铵,或者磷肥+尿素作基肥。

之后顺垄开沟,使肥料和土壤混匀。播种时,在沟内撒施2cm左右的湿润土壤,以使种薯不直接与肥料接触,避免种薯腐烂出现缺苗问题。

七、田间管理

土豆幼苗阶段,发现缺苗时,要及时补种;若发现种薯腐烂,要立即挖出腐烂种薯,并且更换周围的土壤,防止感染其他未腐烂的种薯及幼苗。结合中耕,定期除草,以防杂草与土豆争水争肥。

八、肥水管理

推荐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率。浇水避免直接使用地下水,应使用河水或修建贮水池、搭建贮水罐,井水抽出晾晒2d后使用,避免水温低延迟土豆的生长发育。

幼苗出土前,土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当土壤含水量低于55%时,应及时浇水。出苗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使土壤保持适宜的田间持水量。

发芽期适宜土壤湿度为55%~65%,幼苗期适宜土壤湿度为65%~70%,块茎形成期适宜土壤湿度为70%~75%,块茎膨大期适宜土壤湿度为75%~80%。浇水宜采用滴灌方式,少量多次。

追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土豆整个生育期结合浇水追肥3次。在幼苗期或发棵期,追施高氮水溶肥75kg/hm2。

在块茎形成期,追施高钾水溶肥kg/hm2;在块茎膨大期,顺水追施高钾水溶肥kg/hm2,最后一次追肥于收获前30d进行。

九、病虫害防治

采取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措施。大棚土豆栽培主要病虫害有疫病(早疫病和晚疫病)、蚜虫、蓟马、蛴螬等,可采用性诱剂、*板、杀虫灯等诱杀害虫进行物理防治。

也可于虫口密度达到田间防治标准时采用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等低*生物农药进行生物防治,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早疫病可用异菌脲喷雾防治。

晚疫病可用80%代森锰锌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7~10d,连续用药2~3次;蚜虫、蓟马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蛴螬可于整地前,用50%辛硫磷乳油拌细土撒施,或于出苗后用20%氯氟·噻虫胺微囊悬浮-悬浮剂均匀喷雾,其也可兼治蚜虫、蓟马等害虫。

土豆在日常饮食中比较广泛,不仅能够作为菜品进行炒、煮或蒸,还可以煎汤、制成土豆泥等。

因此加土豆种植管理技术,从种薯选择、切块、催芽、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出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