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年云南早稻育秧技术要点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jk100f.com/

农谚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一般为12℃~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云南大部分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和马铃薯播种,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但由于早春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天气不稳定,气温容易波动,在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的地区,不可盲目早播,已提前播种的要做好秧田防寒保护工作。

为了让各位早稻种植的农民朋友更好地掌握早稻育秧的技术要点,云南天质弘耕“慧农品安”农艺技术团队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早稻育秧的技术要点清单,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早稻种植的农民朋友更好做好早稻育秧。

一、选用优良早稻品种,提高播种质量

根据当地育秧方式和种植模式,选择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如滇泷、两优、内5优、两优多系1号、宜香、文稻11等。3月底前未完成播种的,要选用短生育期品种,确保双季晚稻安全生产。

二、做好浸种消毒和催芽

浸种消毒可选用0.3%多抗霉素水剂稀释~倍,或选用25%咪鲜胺水乳剂稀释~0倍,或选用70%恶霉灵干粉剂稀释~倍进行浸种3~5天后,用水清洗稻种后催芽。

三、标准化育秧管理,培育壮秧

1、育秧方式

常用的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硬盘育秧和工厂化育秧。

软盘育秧和硬盘育秧成本低,操作简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育秧方式。

工厂化育秧投资成本高,适合有组织、有规模的大面积育秧,不适合种植户个体育秧。

2、补水保墒

播种前1~2天灌平沟水,使底土吸足水分,可结合播种前浇底水用0.3%多抗霉素水剂稀释~倍,或选用25%咪鲜胺水乳剂稀释~0倍,或选用70%恶霉灵干粉剂稀释~倍对床土进行喷施消毒。

3、精量播种

播种时间选择日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避开阴雨天气,抢晴播种。按盘称种,一般常规稻每盘芽谷80~90g,杂交稻50~60g。为确保播种均匀,可4~6盘一组播种。有条件的地方组织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带动周边小农户,集中采用机械、半机械播种育秧。

4、均匀覆土

播种后均匀撒盖子土,覆土厚度为0.3~0.5cm,以刚好覆盖芽谷为宜,不能过厚,覆土后不可再洒水,以防表士板结,影响正常出苗。

5、秧田管理

(1)温度管理:调温调湿,着力培育壮秧。采用薄膜或地膜保温育秧的田块,适时两头揭膜通风,防止病害;如遇持续高温天气(膜内温度≥35℃)及时揭膜通风,防止烧苗。雨后猛晴时,切忌突然揭膜,应先通风炼苗再揭膜,同时边洒水或灌水。1叶1心期,适温保湿壮苗,控制徒长,防止绵腐病、立枯病发生。2叶1心期,通风炼苗,施肥促蘖,培育壮秧。3叶1心期,日揭夜盖。

(2)科学管水: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晴天中午若秧苗出现卷叶要灌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移栽前3~5天控水炼苗。

(3)适时适量施肥:一般在1叶1心期,即播后7~8天根据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施用断奶肥,移栽前5~7天酌施“送嫁肥”,施后喷淋一次清水或移栽前3~5天施“起身肥”,一般亩施尿素4~5公斤。长势偏弱的秧苗增施磷钾肥,促进恢复生长。

(4)病害防控:苗期主要防治恶苗病、立枯病和苗瘟病等病害,病害防控要采用农业防治、生态治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农业防治:包括上述的控温控湿、合理施肥等措施;生态治理:在苗床上撒施充分腐熟过筛后的农家肥改良秧床土壤微环境;生物防治:选用生物药剂0.3%多抗霉素水剂~毫升/亩稀释~倍,或选用2亿孢子/克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克/亩稀释~倍喷雾;化学防治:选用25%咪鲜胺水乳剂15~20毫升/亩稀释~0倍,或选用70%恶霉灵干粉剂50~克/亩稀释~倍喷雾。间隔7~10天交替喷施2~3次即可。

(5)虫害防控:秧田期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等为害,虫害防控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育秧前清除秧田残茬和杂草,带出田间烧毁;

物理防控:利用粘虫色板诱捕害虫;

生物防治:选用0.5%苦参碱乳油20~30ml/亩稀释~0倍,或选用5%多杀霉素悬浮剂40~50g/亩,或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14~18ml/亩喷雾防治;

化学防治:可选用g/L吡虫啉乳油12mL/亩,或选用40%稻丰散水乳剂~g/亩喷雾,间隔7~10天交替喷施2~3次即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